后疫情时代教育,需要面临怎样的转变?

州科信息网 2022-03-25 12:09 编辑:花胜 279阅读

后疫情时代的教育,需要面临“以人为本”的转变,更加注重孩子的素质培养、情感呵护和安全教育。

1、素质培养。

从“双减政策”到“延时服务”,谁也没想到,在疫情期间大放异彩的网络教育,却在疫情之后,经历了从形式、资质到产业的大变革。

事到如今,大多数中小学生都已经告别了往日在放学以后,还要由父母催促逼迫着在城市间穿行,在多个校外培训班之间“赶场子”的教育乱象。没有了补习班,学生减轻了课业负担,家长减轻了经济压力。

当然众多在近些年一哄而上的教培机构,确实赔了钱也散了场,许多原先能够凭借教学经验和名校学历,在校外违规补课的在职教师,一下子减少了大部分额外收入,仅凭三四千元的月工资,显然有些不情不愿。

好在新学期“延时服务”的适时推行,在减轻负担的基础上,也对志愿老师进行了收入补贴,虽然和以前的高额补课费没法比,但也算聊胜于无吧。

总的来看,疫情后的教改和减负进程,相比近几十年来的不瘟不火,明显有了突飞猛进的力度,比如蓬勃发展了20多年的教培行业,因为激发和恶化了教育焦虑,结果在一年内,就因为“双减政策”和“延时服务”的双重打击而“树倒猢狲散”。

相信未来的教育氛围,将会越来越摒弃应试教育,偏向素质教育。

02 情感呵护。

随着网络资讯和媒体舆论的发展,如今的家长想要学习教育理念,随时随地都可以。

但是,再高深的教育模式和育儿理念,也无法替代亲子情感的维系与呵护。尤其是在原先疫情来临,父母和孩子一同“居家隔离”,“停课不停学”之际,许多家庭都爆发了亲子矛盾和情感危机,也让我们体会到:

“以考试为目的”的教育,是与科学、人性和情感背道而驰的教育!

可以说,过去的疫情促使每个家长和家庭,对生命、健康和教育引发出更加深刻和透彻的思考;更让我们懂得,由大人督促和逼迫孩子学习的方式,远远不如引导、陪伴和鼓励孩子学习的效果好。

我们的孩子不但需要学习文化知识,更需要父母、家庭和社会的情感呵护,让他们懂得为何而学,怎样学习,并因此而感激父母的辛勤付出,在亲子和家庭之间建立起良好的感情基础。

03 安全教育。

从湖北武汉到云南丽江,从江苏南京到四川成都,令人难忘的抗疫经历,让我们更加懂得生命的可贵和健康的重要,也让我们有了更多的意识和自觉,去仔细审视孩子的教育问题。

不难想象,疫情后的教育,势必会更加注重安全教育,从防火灾、防溺水,到防疫抗病,真正的教育离不开事无巨细的安全教育。也只有让我们的孩子懂得保护自己、关爱家人和感恩社会,我们的教育,才是真正健康、积极和有益的教育。

总之,“后疫情时代”的教育,离不开素质、情感和安全的教育,需要面临“以人为本”的转变。

要面临着很大的转变,现在的教育更加偏向于网课教育,而且特别注重安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