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侯六中的历史沿革

州科信息网 2022-04-20 18:23 编辑:农琰 289阅读

闽侯六中创办于1960年秋,原校名为闽侯第十三中学,即十三中。这是在1958—1960年教育大发展各地纷纷办学的形势下,按闽侯县各地区创办中学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的。当年秋季招收初一年四个班级,近200名学生。没有校舍,寄篱在沙堤小学校内。按当时初中校3.8的比例配备了13名教职员工,校长谢诗樵,教务主任苏思颜。教师半数是从小学调用的,近半数是回乡的高中毕业生,作为试用教员,只有一两名来自其他中学。61年秋季,学校又招生四个班级,沙堤小学无力负担校舍,只好租用邻近的民房作临时教学场所,作教师的宿舍和食堂。同年8月黄香钟担任十三中校长,相继成立上街地区教育系统党支部,黄兼任党支部书记,此后黄一直双任至1970年初。62年,为贯彻上级以调整为中心的八字方针,县政府决定撤消十三中,教师调走的调走,下放的下放,学生转到其他学校。后来在公社党委的多方努力下,通过在闽侯地区教育局工作的林杰同志和任闽侯地委书记的张哲同志的积极运作,热心协助,说服动员,十三中最后免于撤消,学校才保住了。少数教师调回来,其余教员由地区教育局向省教育厅申请专项编制,一共调配了20多个教师名额,学生陆续返校。这是学校办学史上的第一次曲折。学校复办后,为解决校舍问题,上街公社党委书记黄宗义同志亲自参加勘察,选择校址。适逢当时设在美岐里尾村的华侨农场搬迁,县政府协调有关部门决定将原来设在上街赤塘山的华侨中学搬往里尾华侨农场所在地,将十三中搬迁到赤塘山,即现在校址。那时,学校只有一幢土木结构的教学楼,8间教室,不够使用,上级就拨款扩建校舍。于是,全校师生边上课边开始艰苦的建校劳动——平整山地,搬运砖头,挑沙挑石子。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建起了一幢六间教室的平房,还建了一座简易食堂(即学工基地)。63年3月,学校从沙堤小学全部搬入赤塘山新校址,仍租用当地三橄榄村和赤塘村的一些民房作教师和学生宿舍。这一年秋季教育上马,学校向上街地区各村小学招生,初一年招四个班,每班50人。当时小学升初中由县统一考试,除小部分成绩优秀的学生考入闽侯一中外,其余的学生则升入本校和华侨中学。此时的学校已是十二个班级的编制,具有一个完整的初级中学的规模。上级又配备了13名教师充实师资队伍,教职工人数达39人。自力更生、勤工俭学,艰苦办校,是学校这一创办时期的显著特点。64年,学校更名为上街中学,此校名一直延用到1989年为止。1963年至1966年,全校学生人数600多人,学生多为上街地区各乡村的农民子弟,以上街村、沙堤村、侯官村、厚美村、建平村、新洲村的学生居多,家住远的如新洲、马保等地的学生大多在校住宿。在66年文革前的这几年,良好的校风学风充溢着校园,学校在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师生们自己动手,盖起了礼堂、膳厅、厕所、澡堂,开辟了山顶大操场,并盖了一座十二间的教师宿舍楼。教学质量也稳步提高,每年都有三十几个学生考入闽侯一中高中。团委会、学生会组织健全,体育运动也开展得轰轰烈烈,曾连续三年在县运动会上夺得名次。上街中学在那时成为同类校中的佼佼者。学校积极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师生经常在农忙季节下乡参加双抢劳动,学生在德智体方面得到了全面发展。66年至69年,是文化大革命运动时期,学校同其他学校一样,受到社会的严重冲击。教学秩序破坏无余,学校被迫停办,教师都到学习班学习,到里尾农场劳动。这是学校办学史上的第二次曲折,也是最严重的曲折。文革四年后的70年春季,学校开始复课,很多外校的教师调入。文革前的华侨中学撤消合并入上街中学,定名为闽侯上街学校革委会,李崇仲任革委会主任,不久后调整严元发任革委会主任,72年起由张贤铭任革委会主任。当时上街地区在文革前读小学4-6年级的学生均可升入中学学习,编制为“连”(年段)、“排”(班级)。70年学校共招生12个排,600人左右,按不同程度编排,初中只有两年制。第二年,学校分出二个班级给建平学校初中班。另外,为便利当地学生就读,学校在里尾农场办了4个教学班(初一、初二各2班),农场有几亩水田和一大片山地作为学校的学农基地(77年教学班撤消,水田、山地被公家收回)。到72年春季,初中的学生毕业,学校推荐一部分品学兼优的学生升上高中,改“连”、“排”为“年段”、“班级”。72年春季高中招收5个班级,初中招6个班级,学校成了上街地区唯一的完中。这是全校师生最艰苦的时期。为了挽回文革造成的损失,师生们边上课边参加建校劳动,自己动手修理门窗,到山下挨家挨户说服群众,搬回了部分课桌椅。他们半天读书,半天劳动,挑沙、运砖、担煤、种树、种菜、修路,每个班级在六房山还划分了一大块地种地瓜、种麦子、种大豆。操场扩大了,又一座办公楼和学生简易宿舍盖起来了(由里尾农场拆迁搬来),校园初具规模,办学条件逐年好转。此外,师生们在农忙季节还到农村支援双抢,到溪源山采茶,到工厂学工,请解放军进校军训,学校呈现出红红火火的景象。75年学校由革委会建制又改为闽侯上街中学,由黄香钟任校长,肖禅连为副校长。这时学校已有20个班级,教师60余人,下设三大处:教务处、政治处、总务处。76年师大物理系师生来校实习,在他们的参与帮助下,又盖起一座二层半10间教室的大楼。77年恢复高考升学制度,上街中学全面向社会招生。凡上街上线地区如上街、厚美、新峰、沙堤、榕桥等地小学的毕业生经过县统一考试,成绩合格者均升入上街中学;下线地区如浦口、建平、新洲等地的学生则升入建平中学,建平中学的初中毕业生可升入上街中学高中。这期间初高中学制仍各两年,全校共有学生1100人。80年起改学制为3 年。77年—81年又是上街中学的一个黄金时期,拔乱反正,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这几年共考入大专院校46人,中专110人。82年,教育事业又进行压缩,上街中学高中部撤消,学校致力于初中办学。各小学成绩优秀的一流学生可直接升入闽一中,其余的大部分升入上街中学,成绩中下的则升入85年创办的新峰中学(该校97年成为六中的分校)。83年—87年由张文体任校长,87年—89年由许金山任校长。这期间,校园建设继续发展,6间平房式的教室加了一层,扩大了食堂规模,山顶建了一座学生宿舍。89年秋季,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在上街镇政府的扶持下,学校又恢复办高中,向全县招生,改校名为闽侯第六中学。学生数由1000人增加到1500人,教师增至80多人。这期间,学校建设大发展,90年林发兴、林国梨、林国联、林守安四位华侨捐资献建了一座26间教室的教学大楼,随后又建了实验楼、办公大楼和两幢教工单元房和一幢宿舍楼。92年闽侯实行按地区招生,学校为了方便教学与管理,在初中部设立重点班,培养优秀人才。此时高中部每年招2个班,到2001年高中每年招4个班,2003年起高中招6个班。在教育改革中求发展,六中为社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1989年—2000年张臣耀担任校长,陈学泉为副校长,94年又增补赵汝章为副校长;2000年—2003年由赵镇生任校长。为了减轻社会的压力,2003年秋,闽侯六中分校(新峰中学)正式合并到六中来,闽侯六中成为全县规模最大的一所中学,张勤任校长。目前六中有初中部33个班级,高中部16个班级,学生2500多人,教师200人,教学装备达到教育部规定的农村二类完中标准。电脑室、多媒体教室、语音室、理化生实验室、体育器材及体育设施一应俱全。合并后校舍不足,学校将初一年段12个班级安排在分校上课,配备卞依国副校长直接参与教学管理。这几年,学校仍在不断完善建设规模。迄今为止,校园共占地面积66.3亩(其中分校7.3亩),校舍建筑面积17292M2(其中分校2150 M2),大操场占在面积12477 M2,分校操场上占地2012 M2。学校大力加强校园环境建设,绿化面积达3300 M2,校园内绿草如茵,花木成行,四季常春,浓阴匝道,形成花园式校园格局。为了改善青年教师住宿条件,学校正筹备资金将旧礼堂拆除,建起一座20套套房的宿舍楼。为了适应教育形势的发展,闽六中在师资建设方面也取得了重大成果,大专毕业的青年教师80%顺利通过专升本,有一人考上师大研究生,100%教师每学年都参加岗位培训,50岁以下教师按要求均参加计算机培训与普通话测试。2004年按上级教育部门评定教师技术职称评定的精神,六中半数教师参加了职称评定。目前在职的高级教师有14人,中级教师有86人。社会在发展在进步,闽侯六中也在发展也在进步。45年历尽坎坷,45年风雨兼程,闽侯六中已经从幼稚走向成熟。展望未来,我们充满信心,充满希望。我们相信:有社会各界的关怀和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闽侯六中的前景将更加灿烂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