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未来几十年的房价?北上广深不用说自

州科信息网 2022-05-24 21:17 编辑:关志 162阅读

房价,是近十五年以来全民热议的话题。北京上海从1万一平开始,很多人都争议房价太高,肯定会跌,近时间过去了,房价已然已经十多万一平了,咱们还在议论这个话题。

给大家分享个故事,我一朋友十年前在北京上班,在央企。那时候工资一个月五六千,房价一万左右,想买房但是看到放假叹为观止,感觉价格太高,放弃了。十年后,面临着结婚必须得买房子,这个时候房价已经十一万左右了,他这个时候年薪四十多万。没办法只能妥协,买了套五十多平的,首付二百多,贷款二百多。

今天北上广的房价已经上去了,想着让他跌下来概率不大,17年北京有史以来最严格的调控,317新政出台,成家量几乎打挺。价格有所下调,但是降幅度不大。现在成交量也上去了。

对于二手房房价,政策调控有一定比重的影响。但作为产权人,价格低了他可以不卖。

一二线城市,刚需客户多。房价大的跌幅是不可能会出现的。一产权人不希望他出现,二银行不希望他出现。举个例子,房子一百万买的,贷款七十万。房子跌倒七十万以内的话,产权人直接不供楼了,银行查封,银行面临大量违约,这个经济不就乱了吗?

zf一直强调维稳维稳,稳重有小的波动正常。大的波动只能上行,不可能出现大跌的。

以上只是个人观点,谢谢

首先在未来几十年北上广深这几个一线城市依然会是中国经济的核心,房价肯定不会跌,会依然坚挺的上涨,像东莞这样的强二线城市长期看涨,短期不会暴涨,佛山这样的地方会稍微差些就不单独说了,主要针对深圳与东莞最近限购的情况聊聊。

继深圳调控后,东莞也紧随调控了。在他们调控的背后,当下全国房价的上涨速度正在加快。为什么东东莞和深圳楼市此时要加码调控呢?主要原因有三:

A,今年两会上对于当下楼市的定调是“可因城施策地发展,但不可突破‘炒’的上限”,而深圳与东莞楼市已触碰到了“炒”的红线。两会定调2020年楼市:可因城施策地发展,但不要突破“炒”的底线,2020年楼市的政策要求是“一条主线,两条界线”。“两条界线”分为“上限”和“下限”。“上限”是“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换句话说,今年的楼市再怎么回暖,不能突破“房住不炒”的上限,以免楼市再次回暖到“炒”的境地。“下限”则是“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核心词是“发展”。经济下滑之下,房地产当然要稳定发展,以发挥托底经济的作用。而今年楼市稳定发展的策略便是“一条主线”:因城施策,比如各地抢人便是缩影。也就是说,“一条主线,两条界线”表达了今年楼市中央府态度是这样的:鉴于经济下滑压力,各地楼市可以在因城施策的条件下进行发展,房价也默许稳定的上涨,以托底经济,但楼市发展导致的楼市回暖,不可突破“炒”的热度。因此今年的楼市就是在发展的需求下进行因城施策,但不要让市场上的楼市热度突破“炒”的政策上限。可以看到,不管是深圳还是东莞,其当下的楼市恰恰触碰了“炒”的上限。

以深圳为例,有统计机构的数据统计,深圳上半年房价以14.37%的同比涨幅排名全国第一。与热度相对应的是,深圳楼市再现“百万喝茶费”和“一夜涨百万”等不正常的炒作现象。

东莞也如此,近期东莞楼市已现一天涨几万的不正常现象。

在这种炒作气氛不断加浓的背景下,楼市加码调控已是业内共识,符合市场预期,并不让人意外。

B,两地现有的楼市调控政策确实存在漏洞。事实上,在北上深等三大一线城市中,与北京与上海相比,深圳一直是调控最轻之地,从而也让市场有漏洞可挖,间接助推了深圳楼市的炒作风。因此本次调控也算是补课之举。比如深圳是北上深三大一线城市中落户门槛最低的城市,因此落户购房就是最大的漏洞之一。本次的调控政策要求:新落户者需深户满3年且连续三年以上社保或个税证明后方可在深圳购房,相当于堵漏了落户购房这条楼市炒作之路。此前非深户的外地人需在深圳交纳三年社保或个税,方可在深圳购房,而相应地的上海与北京的要求则是五年期限,因此本次调控中,深圳要求外地人需在深圳交纳五年社保或个税方可在深圳购房一套,相当于看齐了北京与上海。

而纵观东莞的本次楼市调控,实质的硬调控基本没有,更多的是“表态价值”。

C,不管是深圳还是东莞,抑或之前的宁波、杭州等地的调控,这些城市敢于调控,源于自信。现在的楼市调控,挺有意思的,敢于对自己下狠手的城市,背后都源于对自己城市前景的自信,而不自信的城市,再怎么涨也不敢动,比如河北的唐唐,在房价上涨之下,不但不调控,反而私下松调控,为什么?因为地主明白,唐唐的房价上涨就是源于涨价去库存,而不是源于自身城市基本面价值的提升。相反,上涨后的房价,进一步地削弱了唐唐这座城市的未来发展空间。

深圳东莞调控后楼市怎么走?

深圳东莞调控后,是不是全国又进入新一轮的调控期了?房价是不是又得跌了?对于深圳东莞调控的中国楼市走向,我认为是这样:

A,央行不断放水之下,楼市必成最大且最后的蓄水池,这个趋势不可更改。事实上,央行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老百姓的购房贷额高达2.8万亿元,与近年来楼市最火时的2016年、2017年差不多,也是上一波楼市启动年的2015年上半年时的近两倍。

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鉴于第一季度疫情下楼市的暂停,这些资金基本上是第二季度涌入楼市的。且在上半年老百姓的贷款结构中,近79%的资金用于购房。

B,央行放水之下,当下的中国仍找不到另一个替代资产池。在中国,预计今年全年M2增速将升至13%,而GDP增速将降至3%,货币也将超发约10%,创下2009年以来的新高。在央行放水量不断增大的背景下,除了楼市,仍找不到另一个表现好且蓄水量足够的资金蓄水池。

实体经济?看看身边的失业或隐性失业人群和身边小区商铺的关店量,答案一目了然。

A股?中国A股难以成为一头慢牛,因为一头股市慢牛,需要具备三大前提条件:首先,一批优质的上市公司,这是一头股市慢牛的基石。但在中国,鉴于上市条件及股民成熟度不够等因素,反而一些好的公司,基本上都在海外上市,如腾讯、阿里巴巴、小米、京东、百度、美团点评、拼多多、网易等中国IT业市值排名前十的公司,无一家在A股上市。其次,一个惩恶扬善的监管制度。看看证监会对上市公司一些违规违法行为的惩罚,有时候你都有点迷糊:这是在惩罚还是在鼓励上市公司做恶事?第三,一批对股市未来充满信心,且愿意接受理性收益率的理性投资者。在中国股市,十个股民至少有八个是“一夜暴富”的投机者,而不是理性的价值投资者。总之一句话,在十个股民中至少有八个人在研究什么时候逃跑最合适的气氛中,如何催生一个慢牛的股市呢?

所以央行放水之下,中国股市不可能承担资金的稳定蓄水池。

C,楼市默许“稳定上涨”,只是不允许暴涨。事实上,今年以来,央行一直在默许全国房价的稳涨。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6月4个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6%,其中,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分别上涨0.4%、0.5%、0.6%和0.8%。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1.0%,其中,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分别上涨0.7%、0.4%、0.8%和1.9%。31个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分别上涨0.9%和0.5%,35个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分别上涨0.8%和0.5%。

未来央府对楼市的定调是:默许稳上涨,只是不允许暴涨,这也是深圳东莞楼市之所以遭遇调控的背后逻辑所在。从长远看越是限购严的地方越是有价值的地方,未来几十年深圳东莞的房价肯定是一般人高攀不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