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限购收紧,海外置业现在的行情还值得投资

州科信息网 2022-05-23 12:35 编辑:长孙睿 72阅读

很荣幸能回答题主提出的问题,本人15年专业地产经验分享者,就题主的问题谈一谈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和认识:

导读:(正文约10500字,阅读约需要10分钟+)

“海外置业”究竟是香饽饽,还是“镜花水月”?

中国人爱买房,可以说的上是享誉全球了。

中国人喜欢买房,既有中国传统文化里的“家”观念影响,也有当下人生存状态中严重的不安全感,还有就是投资渠道少而风险高,想保值增值。因而,普通人的资本都挤压着向房地产前进。

爱买房这个群体偏好,和中国过去十几年高速增长的房价为房产赋予的“资产增值”特征,密不可分。

“安居乐业”是国人理想的生活状态,自古以来,“居者有其屋”的思想像烙印一样深刻在中国人的脑海中。而在当下,房子对于中国人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房子就是家的寄托,是安全感、归属感的体现。

原本就被视为人生刚需的房产,再加上保值增值的回报刺激,买房这条合法安全稳定发财的路子甚至掀起了“全民买房”的热潮。

但是随着中国房地产行业的过快发展,各地政府的调控和对交易环节的严格控制,在结合“房住不炒”的宏观指导精神,中国的房产“躺赚”时代终结了。

但是因为房产发财的这一批人,被资本驱动的盈利惯性和需求,是不会消失的。

既然国内的房子被限制了投资,那就出国买房子!反正除了房子,其他的投资咱也不懂不是?

伴随着越来越多的国人走出国门,去国外当“地主”、“房东”、“投资客”成为时下热门的投资选择。

近年来,海外置业人数更呈现持续上升趋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海外房产这一领域。

海外置业需求持续增长(图片来源:同策研究院)

随着国内居民收入的增长和理财观念的更新,海外置业细分人群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海外置业不再是高净值人群的专利,中产阶层甚至一些理财观念前卫的白领,也加入了海外置业的大军。

那么中国的“房产价值逻辑”放到国外去,是不是一样能为中国人创造价值,收获丰厚的利益,并且能够顺利满足海外置业的一些特定目的需求呢?

在开始本文的研究讨论之前,需要达成几点共识:

1、海外置业的存在和需求增长,是一种现实存在的趋势,存在即是合理,有需求就会有市场。

2、因为个人和不同家庭的背景情况不同,本文仅以大基数的对海外置业有认知需求的普通群体为主要受众。

3、海外置业本质属于异国跨境投资,既然是投资,必须要说风险和陷阱,本文可以看做是一个深度的风险研究。

4、本文秉承客观理智,有依有据原则。

今天这篇文章,就和各位朋友聊一聊:海外置业的那些事儿。

图片来源:网络

温馨提示:

-本文不含任何广告和引导,请放心阅读,如有帮助,欢迎收藏、分享和点赞。

-本文除标明引用部分,均为本人原创,谢绝断章取义无脑摘抄和伪原创搬运,转载复制请注明原文出处,本文首发头条号。

PS:写不出来要搬运我也拦不住,至少带个我的ID我就不计较。

-本文引用图片和部分文字,会规范使用“引用标注”并注明出处,如有版权争议,第一时间处理。

尊重原创版权,从自己做起。

-熊猫贝贝原创文章,内容仅供交流参考,不构成实际投资指导或其他建议。

分享让生活更加美好,希望本人的文章能带给大家帮助!

假如本文有什么不足的地方,希望大家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本人会及时加以改正。一个小小的点赞动作就是最大的动力。

海外置业,成为了这个时代,很多中国“新中产阶层”的心头好1、中国人海外置业的核心五大需求:

图片来源:胡润报告

“人往高处走”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和进化过程中,必然出现的趋势。

先不说海外置业,光在中国的各个省级城市,都有农村人口进入乡镇,乡镇地方人口往城市移动,下属城市往省会聚集的规律。

更不用说经济发达,有更多机遇的北广上深这样的一线发达城市,随着外来人口的聚集和工作谋生而产生源源不断的居住需求,绝对是推高一个城市和地区房价的动力之一。

那在北广上深和新一线城市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社会财富和地位的群体,就是中国第一批把房产投资的眼光,看向国外的人。

随着中国热门城市和核心地区的房价高企和惊人涨幅的大背景下,反而近年来海外置业的门槛逐渐降低,使得适应人群从金字塔顶端向下发展。在海外置业的人群中,不少购房者为了移民、求学、投资等多方面需求的驱动,他们希望用海外的一套房产作为自己达到目的的敲门砖。

所有海外房产投资群体的需求,只有5种:移民、投资、教育、养老、休假

而因为这些需求,能够满足来自中国的新生代“中产阶层”对于人生,家庭和发展的重要诉求。

移民:特别是往发达国家的移民,把买房入籍当做一种风光的,正规的,且可以实现的途径。

投资:对于已经获得的财富的保值增值的需求,特别是在中国普遍缺乏安全稳定,可靠有保障的置业渠道的环境下(先不说前几年的P2P和各类庞氏骗局,就连以银行为代表的公信力机构,在2020年都闹出了“原油宝”负收益的负面案例,不得不说对于广大追求稳定安全投资的中国投资群体来说,打击颇大)。依靠中国房产红利发财这一代人,对于房产投资,有一种迷之执着。

教育:这个主要是集中在当下新中产阶层对于下一代的教育重视,新中产阶层,绝大部分都是通过教育改变命运,实现人生价值的代表,“你的终点,就是你孩子的起点”的逻辑普遍被中国的新中产阶层奉为圭臬。所以对于教育和孩子的就学环境的关注,再加上对国外精英基础教育的追求,也催生了对海外房产置业的需求,因为在中国人,至少是大部分中国人的意识中,教育和房产是捆绑在一起的。(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学区房能够成为一个地方和一个城市的房价标杆,核心逻辑是一样的。)

最后才是养老和度假,这个已经是刚性需求之外的享受型追求了,基本可以忽略不计,海外置业的核心目的不是为了享受,相比于重金置业,还不如阶段旅游观光来的划算便利,这个帐谁都会算,其实这两种目的,还是要归到投资和移民基础上去。

2、唾手可得,门槛极低,而又充满诱惑的中介和渠道。

任何生意的存在和发展,都和“需求”二字密不可分。

既然有需求,那就一定会有市场和供给方(或者说)产生,出现,和满足需求的基础上持续发展。

这就是所谓的存在即是合理。

现在在中国大陆地区注册的海外资产配置公司,海外置业中介公司这样属性的企业和公司,超过30000个!这还没有算上在境外注册运营和一些以私人渠道进行相关业务的个体和团队。

这些公司的主要运营人员,都是中国人,涉及的海外置业的生意,99%以上都是以中国人为服务对象。

对于中国人来说,接触到这样海外资产中介,门槛非常之之低。

随便搜索引擎一搜就是一大把,更别说在发达地区和城市铺天盖地的全渠道广告中,无孔不入的信息展示。

随便搜索一下,都是广告(图片来源:百度截屏)

各种海外置业的广告,也是深谙目标客群的“需求痛点”,简单粗暴,而有富有想象力,就像下面这样的:

温馨提示,为了不产生歧义和误导,下面图片完全没有广告联络信息。

请放心浏览

精美漂亮的建筑效果(图片来源:网络)

从来不缺乏的情怀和意境(图片来源:网络)

夸大其词,只为营销(图片来源:网络)

投资需求,还给你算的明明白白(图片来源:网络)

北京海外置业投资移民展上,还找老外来站台宣传(图片来源:网络)

对于国内高企的房价,严控的楼市政策来说,这样“贴心的服务”和“美好的前景”光环加持之下的海外置业,似乎是中国当代新中产和青年一代,一个可行而又充满机遇的财富渠道?

但是在资本市场上,越是包装精美,诱人心魄的,基本上都是精心炮制的陷阱。

真正的投资机遇,永远不会是放在大庭广众之下的,不相信,你可以把钞票放到人流量大的广场上面试试效果。

3、中国人喜欢到哪里买房子?

随着最近几年“海外置业”的热潮,中国人买房的脚步,已经遍布这个世界上的大部分地区和国家了:

图片来源:网络

图片来源:网络

根据贝壳研究院的一项关于海外置业的调查:

从置业国家投资热度来看,发达国家为置业主流,新兴国家热潮高涨。

五年前,美国、英国为主要海外置业标的国;

而今,传统置业标的国日美英澳因其稳定的市场和投资回报,仍占海外置业主流,占比超过70%;

其他如泰国等新兴置业国家,因标的小、增值强等特点,在市场上掀起置业热潮,更受二三线城市置业者欢迎。

图片来源:网络

图片来源:网络

在中国海外置业群体中,阶层的特征和区别非常的明显,当然这也是投资的一个特征,投资门槛的高低决定了投资标的物的档次,在国外置业,没人会照顾没钱群体的情绪,买的起就买,买不起就不买:

富一代,高管群体和高净值群体,主要倾向于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德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新中产,中产阶层群体,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和需求,会选择次一级的发达国家和东南亚地区一些热门国家和地区。例如泰国,菲律宾马尼拉,越南河内,一般都集中在这些国家的首都城市。

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中国物质生活的不断提升,根据一份调查报告的统计指出,有接近一半的中国高净值人群将海外房地产投资作为最主要的目标,有相关的打算和计划。

伴随着需求的快速增长,海外置业的相关产业在中国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空间和机遇。

虽然海外房产交易在国外已有上百年的发展历史,监管十分成熟,而中国的海外房产交易还处于新兴阶段,尚存一些问题,投资者遭遇海外置业陷阱的事件频出。

中国的海外置业市场,可以用扑朔迷离四个字来形容。

跨境投资有风险,这句话有机会就要出现。

海外置业,两个模式和方向,不同的背景风险海外置业,从本质上来看,只有两种模式:

一种是以成熟资本主义国家,发达国家和地区(最主要的表现是汇率压制,也就是人民币汇率属于小比例的国家,以美国,加拿大,西欧发达国家为例,其中日本、韩国虽然货币面值低于中国,但是也属于这种情况。)为目标房产购买地。

发达国家,最直观的,就是国家GDP和人均GDP的平均水平,都高于中国,在中国的角度看来,就能算发达国家。

一般来说,中国买家到发达国家置业的行为。属于攀附型向上投资模式。具有极高的风险和存在投资歧视的现象。

图片来源:网络

这种模式存在的风险,主要来自于3个方面:

1、跨维度移民难度巨大,房产不是国籍的敲门砖:

中介和房产商“偷换概念”,把临时或者短期签证,包装成正式的国籍资格欺骗购房群体,已经是行业不成文的套路了。而且从中国到发达国家,属于向上移民,话题比较敏感,那换个说法,就像中国一个18线的小县城户口的人,想获得北广上深这样城市的户籍,一个意思。

所以美国人到不发达或者发展中国家入籍,基本没有难度,但是其他国家要想入籍美国,相关的困难和波折,难道用一套房子就能填平?(美国绿卡≠美国国籍,绿卡是外国人永久居留证,而美国国籍是有美国政府颁发的身份证。)

2、房产的逻辑和中国本土完全不一样: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会让外国国籍的人,持有本国土地资源的,所以“永久产权”听听就好,最重要的是除开中国以外的任何国家,对于房产的“资产管理”的相关规定,和中国是完全不一样的。

在国外,持有房产是有成本的!这里整理了各国不同的购房费用和税费,大家参考一下:

日本购房的相关税费

泰国购房的相关税费

马来西亚购房的相关税费

美国购房的相关税费

加拿大购房的相关税费

澳大利亚购房的相关税费

英国购房的相关税费

3、发达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的房产,盈利增值属性基本已经高度稳定,中介只会吹嘘和包装回报率和增长,不会告知风险和持有成本。

其实在国外,房产的资产属性非常成熟了,一个房子盖出来,卖多少钱,收租多长时间回本,年均涨幅是多少等等的经济测算,可能这个房子的蓝图(规划图)在报批的时候,就已经被测算出来了,而所谓的高增长,高回报的套路,在90年代末,中国炒房团的代表温州老师傅们,早已玩的滚瓜烂熟了。

为了吸引国内的投资群体,抓住目标群体的心理需求,海外置业群体把“造势营销”和“楼盘炒作”的套路,带出了国门。

这就造成了,只要一个地方有中国人想买的房子,这个地方的房价就会猛涨,甚至中介伙同开发商联合炒作,营造涨价的现象。

所以,在高度稳定的发达国家和资本市场成熟规范的国家,任何资产的价值都是相对于稳定的且有行情的。通过没有价值支撑的价格炒作,是在酝酿经济系统性风险,击鼓传花,总有停时。

越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资产固化的特征越显著,这个是经济学基础常识。

第二种就是以发展中国家,第三世界国家和欠发达国家为目标房产购买地。

第三世界是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以及其它地区中的发展中国家,它们构成第三世界。这些国家数目多,现已有130多个,土地辽阔(约占世界陆地的60%),人口众多(约占世界人口的73%),拥有极为丰富的资源,是重要的战略要地。

词条解释:百度百科

这样的投资模式,被称为降维向下式投资。投资受到尊重和关注,但是潜在和未知风险同样存在。

图片来源:网络

这种模式主要有2个方面的风险:

1、不发达地区和国家的国家不稳定性:

这样的国家一般都有不稳定的特征,要么政府和官员的腐败,要么当地政局的混乱,要么就是政策摇摆和反复无常,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不安定因素,就是这些国家阶段政权主体,和中国的关系。

2、房价缺乏有力的人口和产业支持,房产成为资本牟利的炒作工具:

购置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房产,一定要看这个国家的几个基本面情况,首先就是人口和人均收入。

以东南亚的房产为例,在柬埔寨,以西港为例,当地人月收入折算下来3-400美元的收入,房价经过热炒到了3000美元一平米,当地人根本买不起这样的房子。同样的情况也在东南亚的菲律宾马尼拉也有这样的情况,这些国家的房产变成了中国人和中国人之间互相击鼓传花的资本载体了。

其次是产业发展和国家未来机遇,在这样的国家和地区买房子,有一位笔者的前辈说过一句话:

“去东南亚搞房地产投资,就是拿自己的资本去赌这些国家的国运!”

既然是赌,那就不是投资了,是风险投机!

因为中国特有的社会主义国家背景和经济政策,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没有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国家环境和经济发展模式,和中国相近和类似。而社会主义国家,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也只有5个,各自还有各自地域和国家的特色:

世界上现有的社会主义国家共有五个:中华人民共和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古巴共和国。

而在中国境内,跨地域跨城市的异地房产投资,基本上属于常规操作了,已经是比较常态的现象了。

甚至在过去一段时间里面,还因为房产价格的涨幅,滋生了依赖房产炒作牟利的群体:“炒房团”。

资本的力量,是无法通过想象得到清晰认知的。

这不,国内的房产都还没玩明白,浩浩荡荡的中国炒房团,已经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开始了世界范围内的“扫楼炒房”行动了。

贝壳海外携手链家品牌,中房经联海外地产专业委员会,微博海外特筹划刊发《中国海外置业市场行业观察》,阐明对中国海外置业发展现状和趋势的观察与判断。

其中的两个数据大家可以看一下:

26-45岁主力购房群体占比超过80%(图片来源:网络)

中国买家一骑绝尘的表现(图片来源:网络)

如果不考虑货币汇率和一些国家特定的机缘和发展特征带来的红利,其实在全世界范围来看,中国的房产的价值可能并不是增长最快的,但绝对是最稳定安全的。

海外置业:大部分都是针对中国内地新中产阶层的“定制生意”什么是“定制生意”?换个词来说可能更容易理解:那就是“请君入瓮”。

我整理了几个关于海外地产的骗局和套路,在这篇文章中进行一个分享:

为了帮大家提高警惕,本文总结了海外置业投资的九大骗局。

1. 加拿大集资按揭骗局

2017年4月,据加拿大CBC报道,在大多伦多地区有超过120名华裔投资者通过一名代理投资集资按揭(syndicated mortgage),结果代理将资金贷款给另一名有诈骗前科的男子,这些华裔投资者损失接近900万元。

原本集资按揭是有法律依据的合法投资项目,但是通过“偷龙转凤”,当投资者的投资金额存入户口后,一日之内,诈骗者、按揭经纪和投资者律师的费用以及大部分投资本金便会从户口中转出。

所剩余的资金则用作支付投资者的每月利息,直至资金耗尽为止。也就是说投资者取回的利息都是他们自己的资金。

分析:在这个诈骗中,首先价值7万的物业,按揭了30万,这本身就是不合理的,其次,大部分购买者都是源于相信介绍人而忽略了集资人,没有去了解集资人的情况。

2. 美国底特律房产虚假宣传

2008年金融危机,底特律三大汽车巨头裁员14万之后,很多人离开了这个他们曾工作过的城市,使得底特律的逐渐沦为空城。

几年前,央视也报道过底特律楼市崩溃,几千美元就可以买2-3层的别墅。中国上海的某家公司就利用这个信息,在国内兜售“号称5万美元”就可以买到美国的豪华别墅,并承诺包租5年,回报率可达60%。

事实上,投资者只是买了底特律的烂尾楼,不但房价远远低于5万美元,而且由于经济萧条,底特律的房子几乎租不出去。而且每年还要向中介缴纳税费管理费等。

分析:在国内买卖海外房屋一定要通过多途径自己打探房屋所在地的基本情况,不能相信中介的一面之词,而且要提前了解好相关手续费用、税费等支出情况。

3. 购买楼盘后惨遭毁约

这个事件就是我们开头所说的那个案例。开发商利用合同里的有利条款,找理由使得合同终止取消了合同,使得广大买主受到极大的损失,有的甚至还住在父母家的地下室里。

分析:在购房前一定要做好功课,签订合同前仔细的审阅每条条款,遇到疑问一定要找相关人员解释清楚。合同也一定要保存好,一旦发生问题,合同就是最好的证据,即使是开发商毁约,也可以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4. 双重经纪人骗局

前些日子,多伦多的一对夫妇就陷入了“双重经纪人”的圈套。所谓“双重经纪人”是指既代理买方又代理卖方,协助双方撮合交易。但是这对夫妇遇到的“双重经纪人”与他们签订了保密条款,并说服了他们缴纳了给卖方不可退的3万加币定金后,就不管不顾。

结果由于卖方房屋有法律纠纷,买方夫妇的贷款没有获批,还白白损失了3万加币的定金。虽然这对夫妇及时请了律师,与卖方达成了和解,但是由于有保密条款的存在,经纪人并不会受到处罚。

分析:买卖房屋的时候,在不确定的情况下,不要随意的选择“双重经纪人”,而且在买房前一定要了解房屋的状况,房主有无不良记录和法律纠纷,这些都是贷款是否能获得审批的关键。

5. 抄底美国房产必赚的谎言

以下宣传词是他们常用的:投资美国房产可以获得高额回报,美国的房屋租售比价格高,在美国买房,几年租金就可以赚回本金。同样的钱在美国买的房子比国内好,租金回报还高。

有一个留学生,在2011年在距离曼哈顿50分钟车程的海边买了一个house,以为抄底了,结果,等他留学结束准备回国的时候,房价并没有涨,和买的时候几乎一样,结果呢,每年房产税将近3%,6年就是18%,中介费4%,那么即便是原价卖出,他至少是赔22%!

分析:首先,美国的房屋升值空间并不是很大,主要是地块的价值,但是地块的价值在周边环境没有很大变化的情况下,又很不容易上涨,再加上还有一系列房产税、个人所得税、房屋养护费、保险等等费用要承担,所以最后如果出租市场不景气的话,还有可能是会亏钱的。

其实美国当地人是很少拿房产作为投资对象的,一般是用房产的消费来抵消其他方面的收入来减少纳税额。这个规律在发达国家基本通用。

6. 房地产投资的“庞氏骗局”

“庞氏骗局”最近层出不穷,在房地产投资方面也是如此。

比如澳大利西澳珀斯就有一个美女开发商声称有一个特别好的房地产项目开发,不断要求一期又一期的投资者投入,其实是用后来投资者的钱来支付先期投资者的利息收益和本金,自己过着挥金如土的生活,实际并没有投资到某个项目上来投资,等到剩余资金不能覆盖支付投资者利息和收益的时候,资金链断裂,骗局也就浮出水面了。

分析:这种“庞氏骗局”一般来说都是会给投资者承诺远高于市场投资回报的收益率,以及按时支付前期投资者的利息,来吸引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加入,所以遇到超高回报率的投资项目一定要慎之又慎。

7.泰国普吉岛房地产投资骗局

有一对中国夫妇到泰国普吉岛旅游,并且在旅游过程中参加了一个房地产的推广会。

在会上那个公司就介绍,可以以会员形式入股投资度假旅店,比如每年一周的使用权,如果不用可以转租给其他会员,来赚取房租,投资了度假旅店,就是会员了,可以享受全球多家度假酒店的折扣。

但是在购买过程中,合同上写的与营销人员说的很不一致而且有很多疑点,在表示需要考虑的时候,营销人员又以种种借口,搬出高层当托这些手段督促这对夫妇尽快签字。幸亏这对夫妇保持了理智,没有签字。

后来冷静下来一查,不但公司有问题,这个公司宣传的度假屋价格也很有问题,远高于周边市场价。

分析:在购买房产的时候,不要听从销售人员的一面之词,一定要看好合同条款。同时也要顶住压力,抗住销售人员的各种技巧,识破各种托,保持自己的观点,通过多调查,多研究,冷静地客观的做决定。

8.澳洲虚抬房价骗局

在澳洲,有的市场营销公司会自称房屋推销者,帮助开发商将定价过高的房产卖给毫无戒备心的投资者们。

他们会利用电话、信件、报纸广告的方式,来接近潜在买房者,再邀请潜在买房者加入所谓的“信息之夜”活动。

当时现场必定十分火爆,充满了击掌庆贺和鼓掌声,从情绪上感染买房者,最好是让买房者激动地当场签约。他们可能会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包括律师、会计和金融顾问。

他们说这是为了给买房者行方便,实际上是不愿让你从外部的专业人士那里获得独立的意见。

分析:通过多渠道来调查房屋信息,价格的真实性,并且在通过中介或者某公司来进行房屋买卖前要调查中介或公司的注册和经营情况,对于经营期限过短的公司要格外谨慎。

还有重要的一点是,要多听取别人尤其是专业人士的意见,不要随便自己做主。

9.英国最近发现楼盘「烂尾」个案

客户在购买房产的时候,中介说是住宅用地,但是签合同的时候却发现是学校用地,而且在项目还没有完全竣工的时候,开发商又给投资者发信说要他们预交地租。

然后开发商还要将租金回报在楼价中扣除,反而称之为优惠。结果,投资者在满足开发商一系列不合理要求后,楼盘烂尾,投资者拿不到回报。

分析:其实,英国大部分楼盘都会提供租金回报,只是建成后会通过委托其他管理公司的形式承办,确保单位出租。开发商提前收揽租金,有可能就没打算把项目委托给管理公司,把项目空置,从而省出委托费用。

还有就是英国的土地开发用途是经过政府批准的,用途与合同不一致,就有隐瞒地权,甚至不拥有地块的嫌疑。

中国的海外置业现状:庞大的需求 滞后的市场

从2010年-2020年这十年,是国人海外投资飞速增长的十年,买来买去,最爱的还是房子。

中国企业当年“走出去”,可是交了不少“学费”;

如今中国公民走出去海外购房置业,学费同样没少交。

合同陷阱、移民陷阱、黑中介、贷款误区、房源无保障、交易有“内幕”,一个不留神,就是钱、房、绿卡全泡汤。

海外置业,只有你想不到的套路,没有遇不到的陷阱。

图片来源:网络

基础薄弱:大部分中国人都缺乏对成功投资7要素的认知和尊重从真正投资的七个基础条件来看,海外投资,对于大部分中国土生土长的“新中产阶层”来说就是个伪命题。

时间、精力、资金、目的、信息、适应能力和掌控度。

这个是所有类型投资都必须要具备的七个重要基础条件。

(全网独家,侵权摘抄复制搬运必投诉举报!)

文章的最后,就深入的给各位有跨国置业的计划和想法的朋友,说说这七个重要基础条件对于海外置业的重要性:

1、时间

这个时间主要指的是要有充沛的时间,对海外置业的标的物,城市环境,交易背景等等基础信息的认知。

最重要的,是需要时间学习和了解目标国家的风土人情,语言和相关基础知识。

2、精力

海外置业行为,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去亲力亲为,从前期调查,到后续手续办理,再到持有过程中的各种政策的遵守执行,购置海外资产,就是一个资产管理的过程。

3、资金

海外置业大概率需要全款购房,什么首付分期(期房)和按揭办理的过程繁琐且充满了陷阱,而海外置业的投资,对投资群体的资金考验和门槛,是需要理智考量的。

4、目的

海外置业的目的一定要明确,毕竟在外国的地盘上,和中国境内的很多投资习惯和保障是完全不一样的。特别是涉及入籍,就学教育,出让交易等等重要目的得实现,一定以当地政府的政策法规为准。

5、信息

信息时代,信息就是价值,信息就是武器!大部分发生在海外置业的骗局和问题,都是基于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产生的,笔者就亲身经历过,本地价格只需要2000美元的房子,到了中介手上,就变成3500美元的价格,这种情况已经算比较常见了,还有更多风险和陷阱,都藏在包装精美,绚丽多彩的广告和宣传册里面,在这样的海外置业环境中,信息的准确性就非常重要了。

6、适应能力

这个主要是针对移民、教育、养老的需求群体,在这里要庆幸自己生在中国,因为在中国,是没有种族歧视和人种歧视的说法的,原本在一些地区存在的地域歧视,现在随着文化水平的普及和提升,也逐渐消失了,不管你是哪里人,在中国的任何城市,融入和发展,其实并没有根本性的难度障碍。

但是到了外国可就不是这么回事了。

特别是向上攀附型,发达国家和地区,那里的人,不会因为你有套房子,就会轻易的让你融入他们的社会和社交生活中的。

就像出海华人,经历几代人,都很难融入美国主流社会,被美国社会群体所接受。

这还是在没有考虑语言、文化、信仰等等层面的差别和门槛的前提下,光是种群适应,就是很现实的问题。

7、掌控度

赚钱的生意和方法,永远握在自己的手上,最安全,除非置业群体具备对海外置业投资流程的完整掌控力,否则,不建议贸然进行投资。

相关的案例上面也说了,就再举个简单的栗子:你在外国买了房产,租赁给别人,租金谁帮你去收?如果空置,房产税谁帮你交?如果要交易,谁帮你促成交易?

难不成买个房子放在那边,就能实现保值增值?

如果在中国,这样的情况可能会发生,但是在外国,或许你买的房子被政府征收拆除了,第一个知道的人也不会是业主。

所以,海外置业属于资产投资,而保障资产回报的核心,就是对资产的掌控度。

如果没有这个掌控度,把自己的资金拿去打水漂是一个意思。

谨以此文,心存善念,向所有有海外置业有想法的朋友们,敲响警钟。

不求流量,不求关注,有缘者得见。

图片来源:网络

最后:如果你一定要去海外买房一篇文章讲了这么多,也是我第一次。

本文其实也不是想把海外买房这件事一棒子打死,完全否决。

如果确实喜欢一个国家和地区,这无可厚非,人的选择都是自己做的,买套房子用于度假或未来养老也未尝不可(泰国、希腊也就算了,你确定要在柬埔寨、塞浦路斯、马耳他这种连旅游目的地都不是的地方养老?),

重要的,核心的前提是一定要自己去考察清楚,千万不要跟所谓的包机票包吃包住的「看房团」和精美绚丽的广告宣传,考虑到海外买房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以及中文网络基本被软文侵占,最好还是要会点英文或者请英文好的朋友帮忙。

还是那句话,信息是任何时代最有价值的内容!

而对于绝大部分听了中介或熟人介绍就蠢蠢欲动,连自己上网做下功课(虽然一搜都是广告)都没有的人,连国内房地产市场都没搞清楚,还是奉劝大家一句,就别凑那个热闹了,这点钱经不起折腾的。

千万不要世界折腾一圈回来,才发现,噢,原来中国的房产才是最好的资产。

徒留伤悲。

中国房产,美国股票,日本债券。各个国家的经济支柱和发展模式是完全不一样的。

在中国买股票,去美国买房产,跑日本去开工厂,第一批出海的中国资本,基本都是铩羽而归。

在资本市场上,中国最多只能算个起步者。

国运,即是人运。

最后还是要风险提示:多看多听,千万别一时冲动,毕竟是几十万上百万外币的投资,您国内买个房还恨不得研究几大本政策、看几十套房子呢,怎么一说海外购房,就能麻痹大意呢?

海外置业投资有风险!不要拿着自己血汗钱,去扑朔迷离的资本市场和其他国家去轻易尝试!

以上内容,纯手打OR源自本人头条文章,望采纳。

本文完整内容出自笔者原创文章《「观点」海外置业:香饽饽OR“镜花水月”一场空?(NO.173)》

如有疑问,欢迎留言关注互动,文明交流,有问必答。

我是 @熊猫贝贝小可爱

资深地产人,凭良心写作,讲人话,结善缘,有态度。

客观行文,理性看事。还请各位读者朋友多多支持。

拒绝标题党,坚持耕耘深度专业内容。

海外置业作为个体投资的一个重要标的物,在近些年国内优质资产荒的背景下,收到越来越多中产的重视。

投资之前,想好 你是作为纯投资用途,还是有个人自住需求(比如 一年去目标国家旅行几次,或者子女海外读书需要自住?) 切勿把两者混为一谈。 因为~投资自住 两个目的永远不可能兼顾。很多大陆经纪 广告语投资自住两相宜 只不过是想增加某盘的关注度,快速回笼资金的说法罢了。

至于是否值得投资,(站在投资而非自住角度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分析的是 你手头的现金量和对投资收益预期。 收益预期是根据过往区域楼盘数据表现和未来该地域人口数量变化来判断的。还要考虑针对海外人士的额外置业税收,在某一周期内当地银行的贷款政策风险以及国家经济风险。

总之,这个问题范围比较广,不同国家政策和区域不同地产类型表现不同,很难一概而论回答 是值得还是不值得。

本人作为海外地产投资的先行者,非中介。希望各位有意向投资海外地产的朋友来一起探讨。个人微信号:winnerchris。